脂质体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恶性脑胶质瘤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问题:侵袭性脑胶质瘤细胞迅速浸润并破坏正常组织结构,由于存在由内皮细胞单层网络形成的血脑屏障,大多数治疗药物无法直接输送至大脑。
设计思路
研究者构建了一个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系统。将天然化合物白藜芦醇掺入脂质体的双层膜内,对氨基苯基-α-D-甘露-吡喃糖苷和小麦胚芽凝集素则结合到脂质体表面。将表柔比星作为抗癌药物加载到脂质体中,制备了具有稳定结构的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然后,应用于体外胶质瘤细胞和血脑屏障模型以及体内携带C6胶质瘤的大鼠。

实验设计
制备过程
该实验研究者使用鸡蛋磷脂酰胆碱(EPC)、胆固醇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52:43:5,mmol/mmol)在梨形烧瓶中用甲醇溶解。使用旋转蒸发器在真空条件下将甲醇蒸发至干燥,然后在水浴中,使其与250 mM硫酸铵水合5分钟。悬浮液用超声波细胞破碎器处理3分钟(200 W),并先后通过孔径分别为400 nm和200 nm的聚碳酸酯膜挤3次。挤压后,将悬浮液与磷酸盐缓冲盐(PBS)进一步透析(12000–14000分子质量截止值)3次(每次8 h),获得空白脂质体。

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系统在血脑屏障的转运率(%)。
(A)24小时内通过血脑屏障的运输比率(%)
(B)通过竞争试验测定血脑屏障的转运比(%),即用游离对氨基苯基-α-D-吡喃甘露糖苷作用于血脑屏障 30分钟,然后分别在指定时间点施用表柔比星+白藜芦醇脂质体(用WGA和MAN修饰)或表柔比素+白藜醇脂质体改性)。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P<0.05;**p<0.01;***p<0.001;****p<0.0001。<>
结果表明,此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系统可显著改善表柔比星和白藜芦醇通过血脑屏障的转运,提高脑肿瘤动物的存活率。这一发现将促进非侵入性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治疗脑肿瘤提供参考。
更多研究
另两位研究者分别用乳化蒸发法制备了tLyp-1修饰的隐丹参酮脂质体 [CPT纯度>97%,;t Lyp-1肽(序列CGNKRTR)]、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DSPE-PEG2000-MAL ;香豆素6 (coumarin 6,C6)、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TCEP·HCl);荧光染料DiI、DiR]、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雷公藤红素脂质体(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药脂质量比1∶40,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6∶1,水化介质为10%(质量分数)的海藻糖溶液)。实验结果显示tLyp-1修饰后的隐丹参酮脂质体可跨越体外血脑屏障,并且可通过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发挥抗脑胶质瘤作用,雷公藤红素脂质体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如图所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雷公藤红素脂质体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强于雷公藤红素溶液。
参考文献
[1]. Kong Dehua,Hong Wenyu,Yu Miao et al. Multifunctional Targeting Liposomes of Epirubicin Plus Resveratrol Improved Therapeutic Effect on Brain Gliomas.[J] .Int J Nanomedicine, 2022, 17: 1087-1110.
[2]. 吴钊航,董伟杰,薛鹏鹏,左佳怡,王丽芬,袁健东,徐荷林.c(RGDyk)环肽修饰的脂质体包载量子点荧光成像脑胶质瘤引导手术精准切除效果评价[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10):782-788
[3]. 赵华聪,王永明,崔季维,封宽瀚,王若宁,狄留庆.隐丹参酮靶向脂质体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脑胶质瘤考察[J].药学学报.2021(12):3268-3276
[4]. 杨钦磊,韩秋惠,王秀敏.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脑胶质瘤U87MG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6):93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