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AVT小编给大家带来注射级阳离子磷脂DC-胆固醇与DOTAP,相信对于研究过阳离子脂质体的小伙伴来说DC胆固醇与DOTAP并不陌生,国内外文献里都有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应用性质的报导。这两款阳离子磷脂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注射级阳离子磷脂DC-胆固醇
DC-胆固醇,作为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常用的正电荷脂质,正电荷脂质制备阳离子脂质材料DC-CHOL必不可少,国内外文献里都有其大量的应用性质研究及实验数据的报导。
DC胆固醇是一款怎样的药用辅料?
中文名称:DC胆固醇(供注射用)
商品名:DC-CHO
化学名称:3β-[N-(N',N'-二甲基胺乙基)氨基甲酰基]胆固醇盐酸盐
生产商:艾伟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CAS号:166023-21-8
级别:试剂级
分子式:C32H57ClN2O2
性状:白色粉末
纯度:>98%
溶解性:可溶于水(部分混溶),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DMSO。
分子量:537.26
用途:脂质体
保存条件:-20℃
DC-Chol是一种胆固醇衍生物,无光敏性,引湿性,不易氧化,性质较DOTAP更稳定。是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常用的正电荷脂质之一,稳定脂质体膜结构的同时为粒子提供正电性,且细胞毒性较DOTAP小。
在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中,DC-Chol与DOPE是好搭档,一般常用比例1:1或3:1,此外,处方中也常加入PEG化磷脂配合使用。大量文献报道,DC-Chol/DOPE是低毒高xiao的核酸转染组合,在表达目标基因、提高治疗性疫苗细胞免疫方面十分有效。
除了应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外,DC胆固醇在阳离子脂质体微泡超声造影剂/超声探针领域也有大量研究和较为普遍的应用。目前应用的微泡通常少量携带电荷或不带电荷,基因携带量难以满足治疗需要。使用DC-Chol制备的新型阳离子超声造影剂可高xiao包载基因并明显提高体内显影能力。
注射级阳离子磷脂DOTAP
DOTAP作为一款常用的阳离子磷脂,在阳离子脂质体研究中相当常见,在阳离子脂质体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的阳离子脂质就是DOTAP了。
常见的DOTAP(Cl),化学名为(1,2-二油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分子式C42H80NO4Cl,分子量69 8.6,一种季铵盐,是带正电荷的两亲性类脂化合物。因为生产工艺的不同,有些性状呈淡黄色蜡状,而工艺好的公司生产的DOTAP则是白色粉末,更便于称量等实际操作。
阳离子磷脂DOTAP的基本信息是什么呢?
中文名称:DOTAP
化学名称:(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铵-氯盐;(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分子式:C42H80NO4Cl
CAS号:132172-61-3
级别:药用试剂级别
用途:阳离子脂质体
性状:白色固体
纯度:99%
分子量:698.56
熔点:35~38℃
保存条件:-20±5℃,遮光密闭
注意事项:避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性物质接触
DOTAP的应用
前面也说了,DOTAP是两亲分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极性头部(亲水基团)、连接键、疏水尾部。通过静电作用与带有负电荷的DNA分子相结合的是DOTAP的极性头部,通常由叔胺或季铵盐构成,后来又研究出咪唑头部、氨基酸头部等。其极性头部对核酸分子的包载效率以及细胞毒性均有重要的影响。处方中DOTAP用量越大载药量越大,但zeta电位过高细胞毒性也越大,制剂安全性受影响,两者需平衡。学术部的同事曾做过小鼠实验研究即毒性:当zeta电位高于+50mV时即有可能出现注射立即死亡现象。对于包载化疗药物而言,载药并不依赖DOTAP,处方中可添加其它中性磷脂如DSPC、DPPC等,使用剂量方面受限较小。
早先DOTAP应用于商业化产品是转染试剂。DOTAP的极性头部通过静电作用与带有负电荷的DNA分子稳定结合,两者混合后可自发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这种转染方法非常温和,可避免脂质转染或者其它方式转染带来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且转染效率高于其它的脂质试剂。
目前DOTAP较为成功的应用案例有紫杉醇阳离子脂质体EndoTAG-1以及喜树碱药物的阳离子脂质体EndoTAG-2,其作为优xiu的转染试剂应用也很广。
注射级阳离子磷脂DC-胆固醇与DOTAP先介绍到这里,更多产品资讯,敬请关注艾伟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